国际博物馆日,重温总书记对博物馆工作的殷殷嘱托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系列动漫《六月说过年》,让“厚重”文化“轻松”起来

发布时间:2017-02-24  来源:央视网  字体大小[ ]

  原标题:广电时评:系列动漫《六月说过年》,让“厚重”文化“轻松”起来

  央视网消息:系列动漫《六月说过年》在鸡年春节期间推出,生动挖掘了年俗文化中隐含的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君子慎独”的生命态度、“民胞物与”的大爱思想、“感恩仁孝”的良知情怀、“无私奉献”的道德修养、“以义为利”的财富观念、“正大光明”的人生追求。

  岁末年初,《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几档文化节目的热播,唤起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味和热情。而在中国民间,具有最深厚群众基础的文化,莫过于年俗文化了。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宣传新媒体平台“1号线上”在鸡年春节期间,精心策划、制作推出了七集年俗文化系列片《六月说过年》,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年味儿”生活,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唤醒传统记忆,生动挖掘年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百节年为首”,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过大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根基、标志和精神家园。祀神祭祖、敬老爱幼、除旧布新、迎春接福这些年节活动,不仅是几千年来积淀的内涵厚重的年俗文化,更是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的情感寄托。

  系列动漫《六月说过年》每集三分钟,以著名作家郭文斌撰写的《农历》及《永远的乡愁》书中所展现的年俗文化为创作依据,通过主人公“六月”的生动讲述,分别以《送灶神》《年味儿》《除夕夜》《拜大年》《转丈人》《祭财神》《元宵节》为题,并赋予新的时代价值,生动挖掘了年俗文化中隐含的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君子慎独”的生命态度、“民胞物与”的大爱思想、“感恩仁孝”的良知情怀、“无私奉献”的道德修养、“以义为利”的财富观念、“正大光明”的人生追求。

  比如《年味儿》中提到中国人的人情味儿,有对天地的敬畏,有对祖先的感恩,有对生命的珍重。《元宵节》中说,“灯盏是亮堂的”提醒做人要正大光明,“天下没有不灭的灯”暗示我们在纷繁中要守持宁静、寻找安详。而《转丈人》则强调重礼守义,“生女不自有,有媳常念恩”,这就是人间之大美!当然,还是天地之大义!

  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无不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在当今社会,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应当高举旗帜地倡而导之。尤其对于一些年轻的95后和00后而言,以洋为美、以洋为尊,重洋节而轻传统,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不了解传统年俗的深刻内涵,缺乏源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六月说过年》这样深入挖掘年俗文化又符合当代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可以说体现了新的时代意义。

  坚守文化基因,以传统文化符号传承中华文明

  《六月说过年》利用杨柳青年画中传统的福娃形象为“六月”量身画像,不仅主人公脱胎于传统文化,还融入春联、对联、年画、窗花、诗词、典故、民谚等多个传统文化符号,让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记忆、能触动国人心底最柔软之处的特殊美学和文学元素,既作为场景服务于动画作品本身,又作为文化知识传教后世。

  《祭财神》一集中财神庙门上的对联“没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看完让人忍俊不禁,细思量又有几成真理——与其坐等赐福难为财神,不如撸起袖子实干兴邦。在《转丈人》一集里,引用了《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名句,阐释女婿对岳丈岳母大人的回敬和天地伦常,表现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追求,和中国人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大量极富特色的年画、窗花,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精心挑选的诸多传统春联,则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寓意。“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抒发的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的感恩情怀;“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念亲人”“东鲁薪传垂万古,南丰文集炳千秋”,是孝义的鲜明体现;“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绵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则是谆谆教育后世后代后人,传承家风家教家训。

  融媒体现代化传播,收获良好传播效果

  在表达形式上,《六月说过年》不仅以年轻人熟悉的动画形式表现传统文化,还用第一人称的文学叙述角度,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 、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中华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以娓娓道来、轻松欢快地讲述语气传达给了观众,其童真视角成功吸引了包括儿童、青年和成人在内的多个群体,让“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轻松”了起来。

  在传播渠道上,《六月说过年》以短小精悍的篇幅伴随化传播,充分利用“1号线上”“央视一套”“生活圈”等微博、微信平台,协同央视网一体化运行,从1月20日(农历小年)一经推出就引发广泛关注,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以及搜狐、腾讯等各大网站竞相转发,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和受众范围,同时也精准定位了以手机视频为主要信息获取渠道的青少年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六月说过年》仅在央视相关新媒体的阅读量就超过160万次,网友留言点赞热烈。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一部能深入人心的好作品,打动观众的无非是真善美,无非是温暖、崇高和关怀,说到底就是要能够撞击到观众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六月说过年》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温暖的创新性文化节目,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最年轻的文化群体情感诉求,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实现现代化传播的生动实践。(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1号线上”,“1号线上”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宣传新媒体平台,由总编室宣传统筹部负责运营。)

中国文化网摘编 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